选项
紧急服务 最新情报 长者优惠

 

随著时间的过去,许多事物都会在不知不觉间改变或消失。曾经经常吃得到的食物,不知在那时开始在市面上失去?影,即使仍然吃得到,也好像不再是从前的那种味道。
 
随著交通运输愈趋发达和方便,世界各地的食材和产品都很容易在市面上买到。加上食品的生产也转变为机器大量生产,和层出不穷的新款式、新口味,满足了香港人生活节奏急速和食客喜爱变化的要求,一般工序繁复的菜式,许多传统「功夫菜」或「心机菜」便慢慢失传。即使往日在家中享用到母亲亲手制作的家常?菜或糕点小吃,都随著我们成长,工作繁忙,难以承传母亲手艺而正慢慢消失了。
 
本页提供一个平台,让绿龄人士重温昔日情怀,并把这些即将失传的味道,重新在这网页内纪录下来。本页尝试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先介绍一些大家还有相当记忆的食品,欢迎读者在讨论区提供更多的资讯,例如所用材料、煮法、照片(包括照片来源) 等,以及其他的菜谱,好让这些伴著我们成长的童年至爱,实实在在的保存在历史的长廊里。
 
 
母亲的心思
片糖汤丸
现在市面上随处可以购买到各种口味的汤丸,例如 : 芝麻、花生、红豆、奶黄等,有一些新式的甜品店甚至有绿茶、朱古力等口味的汤丸供应。回想以前中秋节、团年和元宵的时候,大家在家里都会吃到母亲做的汤丸。款式简单,馅料只是一小粒片糖,汤丸煮好的时候,片糖在半溶的状态下,既清甜又美味。
 
蒸鸡蛋糕
从前一般家庭甚少会有焗炉,不似现在可以在家焗蛋糕和曲奇饼。但是那时候的母亲会用鸡蛋、糖和?粉,便可以蒸出充满鸡蛋香味,又湿润又有弹性的蛋糕给子女品尝。
 
冰花大菜糕
以前物质不太丰富,小孩不会有很多零食和甜品,冰花大菜糕可以说是三数十年前经常会在家里吃到的甜品。大菜糕味道淡淡的,其实不算美味,色泽又不吸引,只是在当年对小孩来说已是很令人满足的甜品了。
 
麦芽糖
之前的糖果款式不多,小孩也很少有机会可以吃到糖果。母亲会买用啡色瓦盅盛载的麦芽糖,让小孩用一根筷子在盅里勾出糖丝,把筷子转几个圈,然后可以拿著当糖果吃。
 
冬菇椗煲汤
现在烹煮冬菇时,都会除去冬菇椗,才用来煲汤和做菜。从前经济不太富裕,精打细算的主妇不会随便浪费食材,经常会用冬菇椗来煲汤,汤的味道同样鲜甜美味、又有营养。
 
特色饮品
忌廉沟鲜奶
以前曾经流行的饮品,在家中可以自行制作。只要将忌廉汽水倒入鲜奶中,便成为一杯清甜幼滑的特色饮品。
 
黑牛
另一款曾经流行的饮品,也是可以在家中自行制作。把朱古力雪糕放入可乐汽水的一种饮品。当雪糕加入汽水时会产生一层泡沫,如果掉转次序,先放雪糕,然后才加汽水,泡沫便会源源不绝地涌上,随时弄到满桌子泡沫,场面很有趣。
 
菠萝冰
菠萝冰和红豆冰都是数十年前在冰室可以饮得到的特色饮品。红豆冰现在仍经常可以在茶餐厅和快餐店饮得到,但是菠萝冰却已甚少见到。
 
联欢会必备
肠仔菠萝
学校会在圣诞节举行联欢会,学生除了把班房布置得充满圣诞气氛外,也要准备饮品和食物,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庆祝圣诞节。现在的快餐店、薄饼店和很多食肆会在圣诞新年期间提供派对外卖或到会餐单,许多学生都会购买作为联欢会食品。从前的学生只会自己弄一些简单的食物和饮品,其中必备的一定有肠仔菠萝和杂果槟治。同学会把罐头菠萝切成小片,用牙签串起一小片菠萝和一条细小的罐头香肠,便是联欢会常见的小食。
 
杂果槟治
以前的饮品没有现在的多款式,同学都是将罐头杂果粒加入橙汁汽水,便成为颜色美丽、味道香甜的联欢会饮品。此外,还会制作一些火腿三文治、鱼蛋和鸡翼,再购买几包虾条和薯片,便已是一顿丰富的联欢会美食了。
 
上茶楼
回想数十年前,茶客需要自己「搵位」,大家要看准那一?桌面上的点心笼也堆起得差不多,点心应该吃完,快要结帐,於是便站在这一?茶客的后面等位。那些年没有点心纪录卡,点心笼和食物碟子会留在桌上,结帐时才由侍应点算数目,计算出结帐银码。有时候,还会在桌底下发现之前一些不太诚实的茶客丢下的点心笼。
 
现在的茶楼大多数是由茶客在点心纸上剔选点心,以前的茶楼却是推著点心车到茶客面前叫卖。「虾饺、烧卖、鱼翅饺」的叫卖声,现在已经难以在茶楼听到了。
 
许多以前吃得到的点心,可能因为工序繁复而慢慢消失。
 
古法灌汤饺
现在茶楼吃到的灌汤饺,许多是将饺子浸在汤里面。正宗的灌汤饺,其实是饺子包住汤。要饺子拿起来吃时,不易穿又好吃,一定要汤的份量拿捏准确,饺子皮又要厚薄适中,确实是件考功夫的事,许多茶楼都不制作「古法」灌汤饺了。
 
鸡球大包
鸡球大包是以「抵食夹大件」做卖点的点心,它较一般叉烧包、莲蓉包等包点大几倍,馅料通常是猪肉、鸡肉、菜碎、咸蛋等,吃一个已觉饱肚。随著社会开始富裕,茶客逐渐钟情一些较为精致的点心,鸡球大包已很少在茶楼出现了。
 
中西糕点
奶油蛋糕花饼
可会记得以前的西式蛋糕不是鲜忌廉做饼面,而是质地较为实在,略带黄色的奶油。饼面上会唧上粉红、粉绿或粉黄色的花纹来装饰,饼面中间又会用一些深红、深绿、深黄或者橙色的果酱唧出各种图案和文字。当时的西式切饼,多数人都会叫它们做「花饼」,而不是叫「西饼」。现在绝大部份的饼店,都不再制作奶油蛋糕和奶油花饼了,只有在一些旧式的饼店,才可能找到这些「怀旧」产品。
 
椰挞
以前的?包饼店,除了出炉蛋挞受欢迎外,椰挞也有很多嗜甜的人喜欢吃。椰挞的?料是用糖、椰丝、鸡蛋和?粉混合焗制,挞面会有一小片红色或绿色的糖浸车厘子。蛋挞要趁热吃最美味,椰挞放凉了也不影响味道。可能因为较甜和饱滞的关系,现在已较少饼店售卖椰挞了。
 
香蕉糕
正如菠萝包入面是没有菠萝一样,香蕉糕里面是没有香蕉,只是加入了香蕉的味道。香蕉糕是用熟糯米粉、糖水和香蕉味的香油搓成条状,然后切成小段的白色圆条状软糕。软熟香甜,渗出淡淡的香蕉味道。在数十年前,香蕉糕曾经是受欢迎的糕点零食,但随著各式各样的西式糕点的流行,香蕉糕已不常见得到。
 
肚脐饼
肚脐饼是以前幼稚园学生的常备茶点。一粒粒圆形的小饼干上,唧上不同颜色的花朵状甜糖,小巧可爱。小朋友如果每种颜色都可以吃到一粒,便会满心欢喜。
 
街头小食
糖葱饼
糖葱饼是数十年前小孩的平价零食,是用薄的饼皮包著用麦芽糖拉成的糖葱,再洒上椰丝和花生碎,然后卷成。小贩通常背著小铁箱,铁箱的正面装有玻璃,让人看到里面的糖葱。现在已不常见到这种街头小食了。
 
砂糖夹饼
另一款数十年前的流行街头小食。小贩用平底锅烘出圆形的夹饼,撒满砂糖、芝麻和花生碎,然后对摺再切成三角形,吃时外脆内软。
 
飞机榄
飞机榄是用甘草、玉桂等来腌制的凉果,会用纸包著三数粒榄卷成一份来售卖。在四、五十年前,还有许多四、五层高的唐楼,住在唐楼的居民每当听到小贩的叫卖声,会用纸包著钱掉到街上给小贩,小贩便会准确地把飞机榄抛到楼上给顾客。随著楼宇越建越高,唐楼也逐渐被拆卸,飞机榄这种独特的售卖方式已经式微了。
 
戏院门口的小食
大型戏院在香港已所余无几,戏院几乎全是迷你戏院,也由街铺转入了商场内营业。从前戏院门口摆满小食档摊,好一些食物的味道总会令人想起戏院门外的热闹情况。
 
煨鱿鱼
小贩用炭炉煨著鱿鱼,街道上充满炭烧的味道加上鱿鱼的香味。现在不单止在戏院门外难以找到,在街上店铺也很难吃到即时制作的煨鱿鱼。
 
五香烚花生
小贩会用五香粉和水一起烚花生。花生的外壳稍稔又带少少水份,热呼呼的,在冬天吃时更有风味。
 
盐焗鹌鹑蛋
鹌鹑蛋放入炒过的粗盐内烘焗,蛋会渗入淡淡的盐香味道。鹌鹑蛋被认为是高胆固醇的食物,许多人都已经甚少食用,所以市面上用鹌鹑蛋制作的食品,例如 : 盐焗鹌鹑蛋、鹌鹑蛋烧卖等,已不多见。
 
炒栗子
以前经常会在戏院门外或街头巷尾见到炒栗子的摊档。小贩将栗子放入盛有黑沙和糖的大黑镬入面,然后用铁铲不停地翻动栗子和黑沙,直至栗子炒熟。整条街道也会飘著炒栗子的香味。现在偶然会见到一两档炒栗子的摊档,但许多已经使用机器来替代人手炒栗子了。
 
大笪地
大笪地早在百多年前已经在上环出现,当年的英军军营迁移,留下的空地吸引附近的居民在那儿聚脚聊天,逐渐演变成一个夜市,初时以卖艺表演为主。后来部份人转往上环新填地成立另一个大笪地。六十年代开始,入夜后的大笪地很热闹,有售卖平价华洋衣物杂货的摊档、有卖艺表演、讲古、唱戏、睇相,也有许多售卖美食的档口。其中以充满风味的食物最受欢迎,例如 : 炒蚬、东风螺、炒蟹、海鲜粥等。到了七十年代,政府收回土地,大笪地便搬往港澳码头附近,初期仍然人潮兴旺,后期开始式微。到了1992年,该处要发展为巴士总站,大笪地这个充满风味的平民夜总会正式结束了。
 
大牌档
大牌档是平民百姓的街头特色饮食。大牌档在路边的档口,多数是由绿色的铁皮和木板砌成,里面放置煮食用具和食材。开档营业时,会在铁皮外摆放几张可以摺叠的??,供食客使用。大牌档供应的食物种类很多,价钱又合理,很受普罗大众的欢迎。它们有售卖中式食物的大牌档,例如 : 镬气小炒、鱼蛋粉?或粥品油器等 ; 也有售卖西式食物的大牌档,例如 : 丝袜奶茶、咖啡、鸳鸯、多士和三文治等。在八十年代起,政府对大牌档采取自然流失的政策,不再发出新牌照,旧牌照的持牌人及其配偶逝世后,子女没有牌照继承权。许多大牌档因此结业,也有些转为迁入店铺或市政大厦的熟食摊档营业。现在仅余的二十多个大牌档亦会随著时间的过去而逐渐消失,成为大家的集体回忆里的一部份。


相关网站 Related websites
 
十大怀旧小食 (饮食男女2017年6月7日)
十大好味街头小食 (饮食男女2017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