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史文鸿
《战云密布》(Darkest Hour)是以伪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二次大战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在四零年五月期间如何面对德国纳粹政府横扫西欧的两个选择:议和或继续抗战。电影打出五月一个一个日子,来讲述事态发展的进程,直到六月邓寇克大撤退成功,他六月四日在下议院发表抗战到底及永不投降的演説。
电影开始没有太多交待邱吉尔二次大战前的历史事迹,故此保守党人对他的狐疑,就不易被理解。电影简单交代了二次大战爆发後,反对党工党党魁阿特莱(Atlee)批评首相张伯伦(Chamberlain)错误和希特勒妥协,使希更变本加厉发动二次大战。他因此迫使张辞职,但无疑张伯伦也非常有气度,向英皇佐治六世推荐一向批评他外交示弱的第一海军大臣邱吉尔接任。
故事借邱吉尔与私人女秘书的互动开始,引介出邱吉尔要面对的人和事,包括他的妻子及儿女丶政治同僚及敌人丶幕僚及部下丶军事盟友丶英皇佐治六世及民众等。当然电影的吸引力往往是阐释他发出的讯息及公开演説的背景,作为一场场戏的縂结。但正正如此,电影就以言语取替了更强的影像感或更强的电影感。
电影也尝试铺排邱吉尔如何面对与纳粹德国议和的诱惑及继续抗战到底的考虑,导演因此给了不少篇幅让片中保守党最重要人物张伯伦及主和的哈里弗斯(Halifax)讲述政治谋畧。对比下电影中最煽情的两场是英皇佐治六世居然深夜来找邱吉尔谈话,表明他本人会继续留在英国,不会流亡,并以此表明支持他继续抗战,镜头最後是二人坐在邱吉尔的床边,这一场的虚构程度和另外一场邱吉尔亲自到地下鐡路坐车,和英国民众对话,真是不相伯仲!导演在这场引入不少女性及甚至小女孩(也有黑人男性)来全面表明对他的支持,要继续抗战下去,可以算是巩固他立场的高峯点。当然,这两方面其实只有戏剧性而没有真实历史意义。
真正的历史鼓舞意义来自邓寇克大撒退成功了,三十万英军居然奇迹地回防,这是使他勇於对抗纳粹德国的强心针,然而电影只作了简单的交代。
和之前《邓寇克大撤退》(Dunkirk)那种大型战争电影不同,《最》一片的规模接近小型制作的所谓传统「室内电影」(Kammerspielfilm),没有大场面及千军万马,也没有战争的官能剌激场面。反对把趣味性外放在人与人的交往丶挑战及合作等场面中。拍摄方面也以室内景及简单现场景为主,而且为了表现电影主人翁邱吉尔的急躁个性及他要承受的种种压力,他往往在紧凑的构图下以大头方式出现,而镜头的不稳定性及构图的不平衡和割切感很多。
在色调运用方面电影采用冷暗及淡化的色彩,来给观众一种怀旧感,符合历史电影的惯例,而音乐方面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因为电影配乐可以说没有一段是特别出色的。当然电影是男主角奥特曼的一人表演,是无容置疑的,没有他,邱吉尔在历史上的传言,就没有活灵活现的电影印证了。这不是一部高成本的景观电影(Spectacle),而是以交待一个政治人物在历史重要时刻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