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紧急服务 最新情报 长者优惠
文:Maurice Lee

经济不景下,贫富更显悬殊。
 
去年社会动荡,今年冠状杀人王,年轻人都找不到工作。家里有钱的,这样告诉我:"妈咪说反正找不到工作,去Boston多念一个master degree,回来再打算。" 其他刚毕业的,不管商科、金融、文化艺术,求职信石沉大海,心急火燎,找我求救,问了十多主人家,都答:"先照顾在职同事,小伙子,吃吃苦吧。"
 
在未有疫苗之前,冠状病毒,会长期肆虐,青年们应有心理准备:毕业等于失业。没有储蓄的,散工、脚夫、苦力等工作,"秒杀" 答应吧。近来,在街上,看到廿来岁的拿着foodpanda纸袋忙送外卖,八卦心起,问小弟多少钱一遭,他说:"驾电单车和走路的,待遇不一样,数十元一次。" 我鼓励:"按次交易,好聚好散,白天出汗,晚上有饭吃,不必自惭形秽。"
 
最叫人啜泣的,是三十来岁的世侄,满腹经纶,突然加入失业大军。我开玩笑,像王婆上身,有污耳目:"你眼前有五条路:趁尚算糯米小鲜肉,钩钓一个富家女,'嫁' 入豪门做驸马;第二,未来一两年不买衣服,睡衣裤居家,父母的冰箱准有一罐豆豉鲮鱼,给你偷生;第三,'马死落地行,顶硬上',转做体力劳动人民;第四,投机炒卖厕纸、消毒水都可以;第五,创业!"

他嚎啕:"创业?开玩笑吗?" 我说:"你们幸福的一代,首次尝到人生的 '苦瓜',这磨练,绝对不是poisoned chalice。以七十年代为例,十万个年轻人,只有一千多个可以进入本地的大学,其他出来社会浮沉、蛙拨、狗仔式,什么都有,却造就了一大批创业人才。我们成绩好的,反而献身公务员或专业人士,而创业的一批,却当了大老板。有一句话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失必有得,别给命运戏弄,鼓起勇气,'玩残' 命运!"
 
世侄不服气:"香港租金、人力、其他成本,什么都贵,如何创业?" 我没气:"既然你都投奔怒海,就代表经济不景,这些成本的价格,必然在未来日子,会逐渐下降,当别人恐惧时,正是你的机会!" 他追问:"万一创业失败?" 我翻白眼:"硅谷有一句话 '创业失败三次才见瞄头',如怕失败,趁还未有人拿枪逼你之前,快走吧。"
 
从前的创业家,有两类人:有些是不甘于 "打死一世工",要往外面闯闯;有些从内地来了香港,没有学历,或是学历不受承认,"打工" 都没有雇主要,故此自立门户。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创业资金靠辛辛苦苦储蓄回来。当然,那时的创业好处是成本较轻,但是,今天青年人不能只喊时不我与,其实,此刻有以下五个现象,比当年优胜:
 
(1). 数十年前,父母都是穷的,如果你像歌星张震岳唱:"爸爸,我要钱……" 他会赏你一记耳光;现在,难得许多爸妈都有 "米",当然,借了他们的钱,记得要还,还要送上一吻。"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没有头发便做和尚。
 
(2). 以前做生意,单是搞办公室已经烦死,签两年租约、装修,还要付电费、水费、管理费;现在,满街都是co-working spaces (共享空间) ,带 "一片" 薄薄计算机走进去,便可以初尝创业,轻松得像羽毛。
 
(3). 八十年代,许多人要 "养家",肩膊上躺了父母、老婆、孩子,甚或老婆的父母,一家人数可以踢足球。那时候的人又早婚,加上房贷,经济负担喘不过气;现在,随随便便找到一公斤不用养家的单身朋友,合作 "起锚" 容易得多。
 
(4). 数十年前,香港政府是穷的,那个创业家不是两个拳头,单打独斗;今天,"官富民穷" 是现实,但政府不赖,成立大量支持基金,各行各业都有,例如创意界,便有基金给年轻人创业,听说可拿五十万以上。最奇怪是有人说:"政府的表格太复杂!" 小小的困扰也如天塌下,这类人不宜创业。
 
(5). 由于信息科技的突破,许多商业交易可以上网直接进行。"去中介化" (disintermediation) 是世界大势,不像以往,零售找批发,批发找代理,代理找外国批发,外国批发找厂家,这些关系,要十年八载才建立起来;今天,谁要受制于人脉和架构,只要利用internet,创业容易又省钱。朋友的儿子在加拿大,在网上转售玩具,来来回回,已赚够生活费。

不过,社会是虎豹的聚居地,他们从小就 "立志" 做坏事。做生意,利益所在,碰到这些坏蛋是必然的。坏人有六类:(1) "贼",这些人有胆量直接偷拿 (2) "骗子",这些人不诚实,大话连篇 (3) "狐狸",这些人设下圈套,让你损失惨重 (4) "古惑仔",这些是机会主义者,一年 "搵工跳槽" 数次的,多是这类人 (5) "吹水怪",力有不逮,却口水花四喷,看势色不对,便立刻消失 (6) "懒虫",当下这问题非常严重,如果又懒又低能的,世人叫 "一pat屎"。
 
菲律宾人说 "人生必碰到最少三个坏人";怕被伤害的人,不宜创业,那些交了痛苦 "学费",仍能倒头大睡的,便是天生创业的斗士。
 
创业之前,当然要计划绸缪,古老理论叫 "5P",必须就创业所涉及的 "5P" 想清想楚:即Product (产品) 、Place (市场) 、Price (价格) 、Promotion (推广) 、People (班底) 。考虑每一个 "P" 的时候,要问以下4个问题,叫 "SWOT":(1) S (strength,强项在那里?) (2) W (weakness,弱点在那里?) (3) O (opportunity,机会在那里?) (4) T (threat, 危机又在那里?) 。
 
我觉得四个股东最为理想:一个管行政和财务、一个管市场、两个管专业;因为三个股东,容易出现 "二对一" 的对抗局面,而 "二对二",股东间可以互相制衡,在未有共识,可拖慢冲动的后腿。
 
我们创业的年代,崇尚 "个人英雄主义",但今时今日,讲求团队分工合作,大家各有所长,"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再者,现在的小生意,常要一百万或以上的资本,多些股东分担,则把风险减低。记着:能赚多少不是一个问题,蚀钱却是 "大件事";首次创业,常见的致命伤是估计错误,所以 "不蚀当赢",是良好态度。
 
创业过程中,我不赞成一步登天,应该有下列三个演进过程:
 
(一) "贼佬试沙煲"
这句广东话的意思是先试探自己的实力。有三个方法:上集资网站 "Kickstarter",把创意大计说出去,看有多少支持,有人担心被抄袭,但是事败事成,重点在执行,不只在概念。第二,如是卖东西,先把产品放上网,试探市场反应。第三,找潜在客户,说出鸿图美梦,看有多少个承诺会 "帮衬";假若强差人意,世侄们,抽薪止沸吧!
 
(二) "摆临时档"
成立 "公司",有两种结构:一个是 "个人无限责任" (unlimited personal liability) 单位,第二个是 "企业有限责任" (corporate limited liability) 。先说第一种,它的成立很简单,去政府的 "商业登记署",填妥一份表格,写明谁是股东、业务性质、经营地点等,当取得 "商业登记证" (business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便可开业;不过,坏处是所有经营的债务,由股东个人负责。举例,如公司欠了供货商数十万元,无法偿还,你便有破产之危。
 
第二种是成立 "企业有限责任",手续麻烦,成本又高,创业初期,未必会有大买卖,一切都是小试牛刀、朝搭晚拆,故此用 "个人无限责任" 这种简单方法,就算经营失败,只要向商业登记署取消登记便可以,核数师也不用聘请。
 
(三) "成家立室"
英文叫 "limited company",如对外欠债,公司可以清盘解决,股东没有个人责任,但是成立手续非常麻烦,要向政府的 "公司注册处" 申请。"有限公司" 分开四个层面:(1) 股东,即公司的老板,一股一票,股权多便是 "话事人" (2) 董事局,董事是公司日常运作的 "负责人",一个人,只可有一把声音 (3) 公司 "章程",即公司运作的规条,违反章程便有法律责任 (4) 专业人士参与,包括会计师每年核数一次、公司秘书则每年向政府呈报公司资料等。
 
生意未有规模前,不建议使用 "有限公司",因为程序和法规麻烦,真的 "未见官先打三十大板";不过,当股东过世,"个人无限公司" 便要结束,相反地,有限公司可以世代永传,是事业的正统结构。
 
作为律师,我看过很多公司出事,除了经营不善,便是财务管理出了问题。创业一开始,应找会计师坐下来谈谈,如何设立财务制度,例如银行提款要两个人签字、开支要有voucher (出数纸) 、所有入账要出receipt (收据) 、收到银行月结单要做reconciliation (核对) 、月底要做一份P/L statement (盈亏报告) 等。如果七老八十才创业,肯定烦得头发也抓光光,年轻人,头发浓密得像发菜,怕什么?
 
弟子们说:"以往吃好饭,今天吃白粥,怎办?" 我笑:"把煮粥的米,变成四分一碗的饭,便是创业家的斗志。既然不想吃粥,要吃饭,就要变则通,那管只是一个小饭团。"
 
天下无难事,只怕你是否有心人?

本文获授权转载
原文出处:https://www.patreon.com/posts/yi-jing-hou-shi-37758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