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項
緊急服務 最新情報 長者優惠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及身邊的親人於晚年可以少些病痛,和繼續維持一貫的生活質素。不過往往事與願違,到了某個階段各種身體毛病便會不請自來,而且並不是每次患病都迅速治癒。長期的病患令作為兒女的感到極之矛盾,既希望能盡量延長父母的生命,爭取多一點彼此相聚的時間,但又心疼父母在治療中飽受的痛苦折磨。
 
那麼當年長的父母或親友被診斷患上不可逆轉的疾病時,應該怎樣面對,以協助晚期的親人舒暢且無憾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呢?相信這同樣是所有子女心之所願。而一些非牟利機構可提供有關協助和培訓。
 
現時,對於一些病情無法逆轉、藥石無靈的病人,醫生會建議採取 「紓緩治療」。 治療的焦點不單在醫治疾病,亦要關心病人在情緒、心靈、家庭等多方面的需要,故治療和照顧的目標轉移至如何減少身體上的痛楚,以及心靈上的哀傷,讓當事人安詳地走過人生階段。

「紓緩治療」是讓處於晚期的親人回家靜養,並給予舒適的照顧,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上,無論在梳洗、沐浴、皮膚護理、臥床、轉身、如厠等,都以減少患者痛楚為原則。如照顧者覺得吃力和需要協助時,可透過社福機構的各類服務得到支援,包括善終服務。
 
出院回家靜養前的準備
日常護理
尋找外界支援
臨別時刻
 

出院回家靜養前先作好準備
 
當決定讓處於晚期的親人採用「紓緩治療」回家靜養時,先盡早作出準備,確保患者回家後可獲得更舒適的照顧。
 
  1. 照顧者與當事人之間的理解


    照顧者必須明白自己的責任,如主要照顧者多於一位,最好大家都能參與討論,協議個別的照顧範疇和時間,以預早知道哪些方面或需尋找其他支援或協助。當有了共識後,便找一個適合的時機跟當事人詳談,了解對方和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得到的照顧。照顧者必須留意對方的感受,但亦要令對方明白對照顧者不能過度依賴。


  2. 醫療上的照顧


    因應患者的疾病及病情變化,可能在家靜養亦需要使用醫療輔助設備,院方亦或會安排治療師上門作家居評估,故在出院前也要準備好所需的設備,和落實出院後的安排。尚未妥善安排必要的支援之前,須儘快向院方查詢,以便出院前能先作好各種妥善的安排,有助患者出院後的家居照顧及一旦患者的身體狀況有所轉變時,可按實際情況修改原定的安排。


  3. 周詳考慮


    若準備工作繁多便先作出周詳的考慮,並記錄所需支援的項目,和與負責患者的不同專業人士先建立良好溝通,包括:主診醫生、護士、社工、治療師等,使各方能為患者即將回家寧養作出最適切的配合。


  4. 舒適自在生活空間


    家居方面須為晚期的患者安排一個舒適自在的房間,且鄰近洗手間以便患者進出如廁。患者常用的物品可擺放於對方伸手可及之處方便拿取。


日常護理
 

梳洗與沐浴


晚期患者經常梳洗不但可保持衛生,亦有助維持身心舒暢。不少患者長期臥床,身體容易起污垢、痕癢,照顧者需定期給患者洗澡。如果起床有困難,或者無法自己梳洗,可幫他們在床上擦拭全身。可請教護理人員為患者梳洗需要注意的事項。患者的床單也要常更換。如果患者不便起床,可以請教護理人員,如何在不影響患者的情況下更換床單。


潤膚與按摩


患者若長期臥床,可用潤膚膏(moisturizing cream)輕揉四肢和背部。不僅可以預防皮膚乾燥,患者也會感到舒適。按摩頭部或輕輕搓揉也有鬆弛的效果。若嘴唇和臉部感到乾燥,也可以用潤膚膏。


扶患者起床


患者臥床一段時間後,身體往往比較孱弱,起床時須要人攙扶,負責照顧者宜請教護理人員一些扶抱和轉移技巧。扶起患者時,須按步就班,動作切忌太快。患者若身材高大,攙扶時尤須注意。不僅要避免患者跌倒碰傷,攙扶者自己也要當心,以免扭傷背部或者與患者一起摔倒。必要時可在病床上使用適合的轉移工具,例如:升降器械、吊帶等,以免照顧者負荷過重。


翻身


患者長期臥床身體較弱,容易生褥瘡 (bed sores),不僅難受,而且容易發炎。可使用有波紋的床褥 (ripple mattress)、床墊、坐墊、腕墊和踝墊等可以減少褥瘡。更重要的是,最好每隔兩小時翻一次身,由側臥轉為仰臥,再轉到另一側。患者如果不能自己翻身,需要他人幫忙亦可請教護理人員。


失禁


患者若不便起床,無法上洗手間,可用便桶、床兜(bedpan)或者尿壺代替。患者甚至有大小便失禁的現象,可請教護理人員如何處理。只要安排得好,可以減輕問題,例如將病床放置洗手間附近,把便盤、尿壺放在床邊。還可使用專供失禁人士使用的床墊尿片,以隔開被單和床褥。


疼痛


不少晚期的患者對身體出現疼痛感到非常憂心,可把情況告訴醫生,通常會用藥止痛。如果疼痛加劇,無法正常生活和睡眠,可考慮短期入院監控病情,待痛楚受到控制後再回家靜養。適當的按摩、熱敷(用毛巾包著熱水袋以免燙傷)或冰袋敷有關部位,也有助於止痛。此外,細心聆聽患者的傾訴,對紓緩不適也有幫助。


 
尋找外界支援

無論是精神還是體力方面,照顧者亦會受到很大的壓力,長此下去會精疲力竭。 許多照顧者會覺得,除了自己就沒有其他的人能照顧病人,因而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堅持撐下去。不過若希望患者持續得到好的照顧,照顧者自身亦要爭取時間休息,在有需要時尋求適切的幫助,才能陪伴晚期的家人走得更遠。
 
上門服務


香港很多社福機構、社企或私營機構都提供社區支援服務,包括陪診家務助理復康護理個人護理購物送遞復康練習陪老送飯等。這些服務有資助的,也有自費的。一些提供這些服務的社企,會先行上門評估客戶的需要,然後按實際情況設計服務計劃。
 


善終醫院  


末期患者的病情會隨時間而變化和轉壞,屆時進入善終醫院或會是一個好的選擇。醫院設備齊全,環境較為清靜,24小時有專人護理,擅長控制疼痛等症狀,可緩解患者的疼痛等症狀。如果醫生建議再次入院時,患者和照顧者應仔細考慮。有些善終醫院並有廚 房、客廳、客房等設備,甚至娛樂設施,營造一種家居溫暖的氣氛。

善終醫院有政府和志願機構創辦的,入住通常須要由主診醫生轉介。有些善終服務甚至可派員上門護理、提供日間寧養服務。如想了解更多,可參閱東華三院-晚期照顧地區資源小冊子


 
臨別時刻
 
通常一個人處於彌留階段,呼吸會變得沉重,軀體會不安移動,但未必是因為感到疼痛。不少患者繼而會陷入昏迷,有時候只是幾分鐘,但亦會持續好幾天。 如在家中發覺患者的神態似乎已經離世,須保持鎮定,首先為患者把脈,仔細聆聽感受他/她的鼻孔是否尚有呼吸,並應立即電召救護車,將患者送往醫院。接著可致電一些親人或好友,讓他們來陪伴你,或與自己宗教信仰相關的人聯絡。無論是否確定離世,救護車抵達前,最好不要搬動患者。

如患者身處善終醫院,醫護人員通常會第一時間通知其親人。這時候需要節哀順變,最重要是按照其遺願辦好身後事,使其得以安息。
 

 
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