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年四季皆有蟹吃,但是秋天才是吃蟹的最好季節。以很多人都喜愛的大閘蟹為例,牠又被稱為中華絨螯蟹,屬於毛蟹的一種,绒毛較多,於淡水生長。因為大閘蟹屬於冬眠生物,在冬天來臨前牠們要儲備能量,所以每年秋天時節,大閘蟹已經食飽,蟹膏和蟹肉都比較多、比較肥美。因此大家如果在秋冬錯過了吃大閘蟹,又要等明年了。
那麼,喜歡吃大閘蟹的你知道怎樣揀選「靚蟹」嗎?大家在購買大閘蟹時,首先揀選蟹的大小且拿上手感受它的重量,愈重代表蟹的質量愈好,內裡的蟹膏和蟹肉都較豐富;其次,亦要留意大閘蟹的肚必須為白色,代表牠一直生長的湖水很潔淨;此外,蟹腳愈厚實愈「靚」。
公蟹和母蟹在肉質大致上沒什麼差別,最大分別在於蟹膏,公蟹的蟹膏屬於軟膏,而母蟹則屬於實膏,當中以公蟹的軟膏最為好吃。而母蟹的蟹膏適合用於其他蟹饌,例如炒蟹粉。
大閘蟹買回來後,若果不是即時烹調宜先讓蟹飲水,再放在冰箱並用濕毛巾蓋上保持新鮮。如果單單把蟹放入冰箱,蟹會變乾,甚至死亡。
大閘蟹的最佳食法是清蒸,清蒸前在大閘蟹下面墊一塊紫蘇葉,可作驅寒,然後反轉閘蟹、蟹肚向上原隻清蒸,有助保持蟹膏鮮甜及肉汁嫩滑,不會在烹煮過程中流失水分。
吃的次序也很講究,先吃蟹腳、蟹爪、後吃蟹身,最後是蟹膏。因為蟹身及蟹膏有蟹殼保護,有助保溫,因此可最後才吃。不過,要注意蟹的胃、腮、心、肺、蟹掩連腸皆不能吃,因為這些部位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不小心吃了隨時會肚瀉。
大閘蟹雖然美味,即使喜歡也應適量進食,內含有豐富蛋白質,蛋白質亦會提供熱量,進食過量容易致肥。而以下四類人士應盡量少吃,甚至是可免則免。
-
心血管病患者
蟹肉與蟹膏中膽固醇含量很高。世界衞生組織建議,人體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應低於300毫克,而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更應低於200克。而每100克蟹肉中的膽固醇含量一般為235毫克,蟹黃一般為460毫克。由此來看,每天吃1隻中等大小的螃蟹,膽固醇攝入量就已經達到,甚至超過每日推薦攝入量。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應避免進食。
-
海鮮過敏者
蟹中含有的特異蟹蛋白,有可能導致進食者出現過敏症狀,例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有的還會引起蕁麻疹或哮喘。
-
皮膚病患者
患有皮炎、濕疹、癬症等皮膚疾病的人也要慎食,因為吃蟹可能會加劇病情。
-
尿酸偏高人士
蟹含有高「普林」食物,尿酸偏高的民眾食用過量,可能會促使痛風發作。
十月秋風起了,相信各位愛好者都急不及待品嚐大閘蟹的滋味,凡事只要懂得適可而止就能夠體會享受美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