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龄人士喜欢看的“大戏”即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
以下两种是我们一般比较耳熟的戏种:
粤剧
粤剧是全中国约四百种地方戏曲之一,主要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带盛行,以广府话(俗称广州话或广东话)演唱。由于制作庞大,粤剧在广州、澳门及香港通常称为“大戏”。粤剧音乐是由唱腔、敲击及旋律伴奏音乐所构成,而常用的唱腔音乐包括说唱、板腔(或称为梆黄)与小曲三项。粤剧演员透过唱、做、念、打,加上锣鼓、旋律伴奏、化妆、服装、道具及舞台的配合,使粤剧作为文娱及酬神的综合艺术表演。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粤剧在香港仍有蓬勃的发展,是香港独有的传统艺术之一。
京剧
京剧在清代渐渐兴起,弋阳腔传入北京后,与方言及土戏结合而产生京腔。这时的京腔还只是京剧前身。当时的内廷和官绅都爱听弋阳腔和昆山腔。干隆于1736年继位后,剧坛便渐分为雅部和花部。雅部指昆腔,较为文雅;花部则泛指所有非昆腔的腔调,亦称作乱弹。至干隆八十大寿(1790年),徽班入京祝寿,把二黄腔调带入北京。道光年间,约十九世纪中期,楚调(也称汉调)亦随戏班传入北京,后来再把西皮传入。京剧逐渐糅合二黄和西皮而产生皮黄戏,这是京剧亦称皮黄戏的源由。
戏曲行当
扮演剧中人物分角色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生、旦、净、丑各个行当都有各自的形象内涵和一套不同的程式和规制;戏曲表演中各行当都有各地的一套技术格律——程式。
“生”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扮演男性人物。生的名目初见于宋元南戏,泛指剧中男主角。历代戏曲都有这一行当,近代各地戏曲剧种根据所扮演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又划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分支。
“旦”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女角色之统称。早在宋杂剧时已有“装旦”这一角色。宋元南戏和北杂剧形成后仍沿用旦的名称,运用上又略有不同。昆山腔成熟期,形成正旦、小旦、贴旦、老旦四个分支。其后各剧种又繁衍出众多分支。近代戏曲旦角根据所扮演人物年龄、性格、身份的不同,大致划分为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等专行,表演上各有特点。
“净”俗称花脸。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扮演性格、气质、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角色。或粗犷豪迈,或刚烈耿直,或阴险毒辣,或鲁莽诚朴。演唱声音洪亮宽阔,动作大开大阖、顿挫鲜明,为戏曲舞台上风格独特的性格造型。据说此行当是从宋杂剧副净演变而来。“花部”兴起后,净扮演人物范围不断扩大。净行根据角色性格、身份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专行。
“丑”指戏曲中的喜剧角色。由于面部化妆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小块脸谱,又叫小花脸。宋元南戏至今各戏曲剧种都有此角色行当。扮演人物种类繁多,有的心地善良,幽默滑稽;有的奸诈刁恶,悭吝卑鄙。近代戏曲中,丑的表演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不同的剧种都有各自的风格特色。丑的表演一般不重唱功而以念白的口齿清楚、清脆流利为主。
相对地说,丑的表演程式不像其他行当那样严谨,但有自己的风格和规范,如屈膝、蹲裆、踮脚、耸肩等都是丑的基本动作。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技术特点,大致可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