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不断建立新的人际网络,例如同学、朋友、同事、配偶、配偶的家人等等...... 。随着岁月的增长,我们会更珍惜每一段得来不易的「缘份」,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和待人接物的方式,能够融洽相处绝不容易,故两个人的关系因缺乏谅解而无法维持下去是常见的事。
年长人士的性格基本上都会延续年青时的个性,但随着年纪渐长,经历过甜酸苦辣,性格可能因不同的生活体验而有所改变。有些人学懂收敛脾气,变得易于相处;亦有些人因事事遭人批评反对,即使原来是雄辩滔滔的,慢慢也变得沉默寡言,到年长时更鲜与别人沟通。
不同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和处事的方式,都会影响各自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好与坏,对个人的情绪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人际关系不好,会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生活也会过得不愉快。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则可以令人身心愉快,日子过得充实有「情」。
本页提供一些沟通及相处技巧可以
促进人际关系,协助绿龄人士在以下各个生活圈子中,能够有效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老伴
下一代
年长父母
兄弟姊妹
家佣
朋友
老伴
夫妇在年青时各自忙于工作,每天一起相处的时间其实不算太多。退休后大家朝夕相对,反而容易产生磨擦。以前见不到对方一些生活习惯,现在便一目了然,如果无法接受和互相配合,彼此便很容易产生矛盾。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是人人都做得到,可以挽手共同渡过数十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应该珍惜彼此的缘份。
-
加强彼此的沟通,了解大家在退休后面对的心理变化、压力和担忧,互相体谅。
-
欣赏对方的优点,多赞赏和支持对方 ; 包容对方的缺点,少批评和挑剔对方。
-
善用增加了的相处时间,发掘共同的兴趣,结伴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
-
尊重大家各自的兴趣和嗜好,不要勉强大家一起出席每一项活动,要适当地给予对方一些私人空间和时间。
-
踏入退休年龄,身体机能难免开始退化,各种小毛病时会出现。大家应该清楚明白这种自然规律,彼此更要互相关怀和照顾,凡事有商有量,关系便会和谐长久。
-
要理解患病或者行动不便会令老伴在生活上遇到许多不方便的事情,情绪或会受到影响 ; 照顾老伴的一方也会感受到许多精神上和体力方面的压力,大家应该互相体谅,疏导彼此的情绪。
-
乐于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和故事,不要把心事埋藏于心里。彼此坦诚分享,了解彼此的喜好和看法。
-
即使已是老夫老妻,偶尔给老伴一些惊喜,为生活带来新鲜感和趣味,共享美好的黄金岁月。
-
父母与子女在不同年代中成长,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不同,大家的思想、观念、立场和处事手法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分歧。尝试从子女的角度出发,了解下一代的想法和感受,即使大家立场回异、意见不同,都可以心平气和,以开放的态度来沟通。
-
传统家庭一向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凡事都要遵从长辈的意见,许多时候,父母都是以「家长式」的方式和子女相处。随着年代的改变,父母需要改变与子女的沟通方式,要懂得聆听子女的心声和感受,分享生活轶事和经验,分担忧虑和困难。
-
尊重子女的私隐。
-
处事公平,对待子女孙儿一视同仁,不会厚此薄彼,也不会纵容徧袒,这样父母子女和儿孙彼此之间的关系会较为和洽,不会形成对立的关系或者互相嫉妒。
-
在同一家庭中生活的亲生子女,思想和价值观和父母也未必相同,何况是在不同成长环境中长大的女婿和媳妇,大家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自然会不同。不论是长辈或后辈,都应该尊重彼此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互相协调,不要强求对方改变来迁就自己。
-
父母子女或者婆媳翁婿相处之道在于互相尊重和互相体谅。大家将心比己,多欣赏对方的长处,接纳彼此的不同。
-
关怀和支持子女,但不要介入和干预子女媳婿的家庭生活。
-
不要介入和干预子女在管教孙儿的方式,信任子女的决定。
-
善用个人时间,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安排自己的社交活动,不用经常跟着儿孙,要他们为你张罗操心。
-
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父母和年长人士要与时并进,学习和利用新科技,例如 : 电邮、Facebook和WhatsApp等,和儿孙保持联络和沟通。
-
别听信闲言非语,最好坦诚求证,避免互相猜疑,令大家心存介蒂。
-
接受和欣赏子女媳婿在节日时给你送上礼物或平日邀请你外出用膳的心意。假若你不希望他们破费或乱花金钱,你可以适切地表达你的好意,不要语气太倔,直说浪费金钱或者物非所值等扫兴的说话。不然的话,以后他们庆祝节日、出外活动和享受美食时,会避开邀请你出席,免得扫兴和减低了聚会的欢乐气氛。偶然请他们来家吃饭,经济实惠,乐也融融。
-
老迈的双亲总有一天会离子女而去。家有老父母尚在,子女应该要珍惜时光,用爱心去关怀和孝敬他们。
-
照顾老人是不容易的。理解老迈的父母会因患病和身体机能衰退,自理能力大不如前,自然越来越要依赖子女的照顾。加上行动不便或者身体虚弱的话,更加会减少外出,平日儿孙又要上班上学,年老父母会感到孤单。多些时间陪伴老父母或者定时致电和他们闲话家常,可以令他们感受到子女的关爱,彼此的关系更加亲近。
-
老人家许多时候会有小孩子的心态。日常在琐碎小事上有意见不同时,迁就一下父母,哄哄他们,让他们高兴。在其他的事情上,要平和地和他们讲道理,例如 : 按时吃药、进食要少油、少盐、少糖等。
-
耐心聆听老父母的说话,包容他们不同的见解或者固执的想法,适当地表达感恩和赞赏,肯定他们对家庭的贡献。
-
华人家庭不习惯用说话去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多些用身体语言去表达对父母的关怀和情意,例如 : 拍拍手背、拖手、给他们按摩肩膊手脚等。
-
尊重老父母的意愿。在作出和父母有关的决定之前,例如 : 请人照顾父母起居饮食、医疗上的安排、入住安老院舍等,应该先征询他们的意见,大家有商有量,达成共识,不要让父母有被摆布或者被遗弃的感觉。
对于要肩负照顾父母起居饮食的绿龄朋友,可以参考
照顾者须知,懂得如何照顾家中的老父母。
兄弟姊妹
-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但是兄弟姊妹是不能够选择的,我们要珍惜这种不可改变的关系。
-
传统家庭以兄友弟恭、长幼有序去维系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现在社会讲求平等和合理。兄弟姊妹应该互相尊重,互谅互让,以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去沟通和相处。
-
兄弟姊妹间无须互相比较。纵使是在同一个家庭中成长,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专长和发展。在不同行业取得的成就、薪酬和满足感,是难以去比较的。
-
大家各自有自己的家庭,平日见面机会不多,可以善用通讯科技,保持联系。
-
许多时候,兄弟姊妹或者妯娌都会在照顾双亲或子女之间的琐碎问题上,有意见不一,甚至意见不合的情况。大家要理解对方的环境和想法,互相体谅,寻求共识,共同解决问题,不要为此存有心病。
-
儿孙平日都要上班上学,大部分时间家里只有家佣作伴,互相信任很重要,也可令彼此关系更和洽。
-
许多父母或长者会因为子女聘请家佣打理家务和照顾孙儿,而感到自己在家里帮不到忙,甚至觉得自己的重要性和在家中的地位比不上家佣,因此而排斥家佣,导致彼此关系恶劣。作为父母的,何不换个角度,站在子女的立场设想。子女工作了一整天,已经疲惫不堪,加上他们原意是想父母生活好一些,如果有家佣帮忙处理粗重和烦琐的家务,便可以一家人轻松地享受天伦之乐。
-
多点欣赏家佣的优点,少些挑剔和批评。
-
以公平和合理的方式对待家佣,切勿吹毛求疵。家佣用心工作,应该加以鼓励和赞赏 ; 工作表现欠佳时,应该纠正和指导。
-
纠正外佣时,应该针对问题适时给予纠正和劝导,避免情绪化的斥责或人身攻击,以免彼此关系紧张,不能和洽相处。
-
香港家庭的佣工以外籍佣工为主,她们来自其他的国家,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异,要尊重家佣的信仰和习惯。
-
耐心和家佣沟通,也可以善用身体语言,例如 : 手势、动作、表情,解决彼此间可能因为言语不通引起的问题。
-
将心比己,感受家佣离乡别井的心情和困难。一个笑容可以令人感受到关怀,不要经常板着脸孔,摆起「雇主」的架子。
-
互相尊重,互相协调。
朋友
「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可会是很多绿龄人士的心声 ? 从入学到踏入社会工作,甚至是退休了,大家每天都会接触许多不同的人,不少只是点头之交,有些却可以成为朋友,除了是「人夹人缘」之外,这还是要看大家平时怎样与人相处和怎样去维系人际关系。
-
珍惜每一份友情。生活中不是每一个结识的人都能够成为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待人处事的方式和爱好,朋友是需要用心去沟通和真诚地相处。
-
用真诚的态度对待朋友。友情不是建基于对方的生活环境、职业、社会成就和金钱上。
-
维系长久的朋友关系是需要双方能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勉励。
-
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
犯错时,可以互相规劝。包容彼此的差异和不足。
-
对待朋友要宽容豁达,能够理解朋友的想法和感受,不会事事计较。
人与人的互动和沟通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好与坏。互动和沟通是需要双向的,大家先要开放自己,主动踏出一步,多些接触其他人,与社会保持联系,不要自我孤立和隐藏自己。大家真情相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良好和恒久。
相关网站 Relevant webs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