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症在香港相当普遍,而且种类繁多,最普遍的严重痛症包括头痛、关节痛、腰背痛。对长者而言,常见的痛症则包括胃痛、心绞痛、痛风等。痛可分类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痛楚主要是由创伤或疾病引致,通常在治疗后,痛楚就会消失;至于慢性痛楚,一般会持续三至六个月,甚至更长,成因有可能跟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
长期痛症对个人的影响很广泛。一般而言,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都会因痛症而受影响。受痛症困扰的人,情绪及睡眠也会受到影响,生活质素因而受损。此外,他们的自信亦会因痛症而受影响,严重的话,更有可能患上焦虑或抑郁。 不少长者可能会认为,痛是可以忍的,不须处理。但其实勉强忍痛会令行动受限制,及引致不必要的并发症。事实上,急性疼痛如能及时处理,是可以避免成为慢性疼痛的。处理慢性痛症,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患者接受疼痛存在的事实,并计划治疗。之后就是让医护人员评估疼痛情况,包括患者的活动能力、工作、情绪、家庭及社交影响。最后,是要令患者找到人生目标,令他们重拾生活及工作的斗志。 |
常见之痛症及纾缓方法
头痛是一种病征,而非一种疾病。头痛的出现,有可能跟抑郁有关。另一方面,长者亦可因为经常服用多种药物而引致头痛。再者,长者新陈代谢比较慢,所以他们在选择止痛药时必须小心,而且应由低剂量开始服用。 若然遇上慢性头痛(即头痛持续三个月以上,每个月头痛超过十五日),就必须尽快接受诊断。另外,当头痛与以下情况同时出现,亦须及早求医:近期曾有头部受伤、呕吐、发烧、视力模糊、神智不清、高血压。 预防/纾缓头痛方法:
|
胃痛之所以出现,通常是由于溃疡或胃酸倒流。 溃疡通常是指胃部及十二指肠损伤。成因包括:吸烟、酗酒、经常吃剌激胃部的食物、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药物引致(如阿士匹灵、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等)。医生会透过胃窥镜或钡餐造影,来诊断患者的情况。至于治疗方法,要视乎情况而定,譬如服用抗胃酸药,以至做手术,都可以是治疗溃疡的方法。 胃酸倒流是指接食道和胃部的肌肉经常松弛,令胃酸倒流入食道的情况。就病征而言,患者会有胸口灼痛的感觉,这是由于胃酸倒流导致食道溃疡所引至。尤其是在午夜或躺着时,患者会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及火烧心的感觉。另一方面,牙齿的珐琅质及象牙质,会因长期受到倒流的胃酸侵害。继而,患者会有牙齿敏感的症状,而且牙齿表面会被侵蚀形成多个凹坑,使它们变得薄弱而易于崩裂。其中一个治疗方法,是用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来抑制胃酸分泌,患者须持续服用此药直至病征减退为止。
无疑,胃痛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可谓息息相关,所以饮食定时定量,与及营养均衡,皆有助防止胃痛形成。以下为一些用膳的贴士:
|
当人的年纪有所增长,脂肪会随年月的增长积聚在血管内,使动脉渐渐失去弹性,变得硬和厚。与此同时,动脉的管腔亦会变窄,影响身体各部分的正常血液供应。若冠状的动脉续渐变窄,便不能为身体各部份提供充足的血液、氧气及营养。于是,在进行体力劳动时,心绞痛的征状便会浮现出来。 心绞痛的症候,主要是胸口感到有压力或重量,这通常会伴随着郁闷、呼吸不顺畅、气促。严重的话,痛症可伸延至颈或肩膊、手臂。心绞痛通常持续数分钟,休息后就会消失。 若果我们遇上下列的情况,就很可能是心绞痛的高危一族: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精神紧张、压力,以及遗传。 |